大家好呀!今天小编发现了晶振为什么要用11.0592mhz的有趣问题,来给大家解答一下,别忘了关注本站哦,现在我们开始阅读吧!
为什么单片机晶振实际是11.0592MHz,而不是12MHz
1、使用11.0592晶体振动的原因是51单片机定时器引起的。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制作波特率发生器时,若使用11.0592Mhz的晶体振动,则定时器设置的值按公式为整数。如果使用12Mhz晶体振荡器,波特率会偏离。
2、两者的波特率,必须一致。波特率的设计,是用晶振频率来计算的。如果对方使用了 10592MHz(或雷同的频率),自己这方,也应该用这种频率。如果对方使用的是 12MHz,自己这一方,就不能用 10592MHz 了。
3、这是出于对串口通信的考虑,因为串口最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、115200、460800等,而11059200是大多数常用波特率的整数倍,用于串口通信时不会有系统误差。也可以用21184M,只要单片机支持的频率达得到。
4、一般选用10592MHz或其倍数。因为对其整数分频后可以得到4800、9600、57600等常用波特率。而12MHz或6MHz晶振数值看上去很美,分频后总是无法精确得到以上常用波特率。
5、因为51单片机的波特率发生器只能由定时器T1或定时器T2产生,由于我们使用的是STC98C52单片机,是标准51架构的单片机没有T2模块。)对于串口通信来讲最常用的是方式1,以下以串口的模式1来分析。
6、用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,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,如果用10592Mhz的晶振,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;如果用12Mhz晶振,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。
用单片机做流水灯时晶振有什么作用?为什么有12M和11.0592M等...
对于利用51单片机进行串口通讯的,一般会选用10592M晶振,因为对于9600,4800的波特率,10592M晶振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整数。
一般是12MHZ或者10592M。开发板晶振频率就是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呀。可以从单片机边上的金属封装外壳的晶振上看标识。
谁说一定要12M啦?!不同型号的单片机有不同的晶振要求。51可以是12M、10592M最高14M(超频)。12M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计算延迟时间。12M下机器频率正好是1M。
为什么在单片机串口通信中总是使用11.0592MHz的晶振?
1、一般单片机与其他设备通信时,基本上选用的晶振都是10592M,因为它理论上产生的波特率误差为0,只是晶振频率受外界影响会有点误差。
2、使用11.0592晶体振动的原因是51单片机定时器引起的。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制作波特率发生器时,若使用11.0592Mhz的晶体振动,则定时器设置的值按公式为整数。如果使用12Mhz晶体振荡器,波特率会偏离。
3、是因为波特率,系统晶振选为10592MH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,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。
为什么11.0592的晶振波特率准确
1、这是因为10592的晶振能够保证波特率准确。
2、由于11.0592MHz可以精确地划分为时钟频率,因此它与通用的UART(通用异步接收/发送)量的波特率有关。特别是,在较高的波特率(196,19200)下,这些晶体振荡是准确的,并且经常被使用,不管这些值有多奇怪。
3、是因为波特率,系统晶振选为10592MHz就是为了使初值为整数,从而产生精确的波特率。
4、因为10592MHz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,与UART(通用异步接收器/发送器)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。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(19600,19200),不管多么古怪的值,这些晶振都是准确,常被使用的。
为什么51系列单片机常用11.0592MHz的晶
用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,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,如果用10592Mhz的晶振,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;如果用12Mhz晶振,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。
38400 115200 这些常用的波特率 都能把 11059200 整除,你看是不是? 这样算出的时钟频率比较精确。
使用11.0592晶体振动的原因是51单片机定时器引起的。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制作波特率发生器时,若使用11.0592Mhz的晶体振动,则定时器设置的值按公式为整数。如果使用12Mhz晶体振荡器,波特率会偏离。
标准的51单片机晶振是2M-12M,一般由于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,所以先12M时,一个机器周期是1US,好计算,而且速度相对是最高的(当然现在也有更高频率的单片机)。
采用10592M的晶振,是为了便于计算波特率,计算定时初值,其他的没有什么了。
连接PC涉及到串口通信。10592和波特率有关。答1: 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,与UART(通用异步接收器/发送器)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。
51单片机为什么晶振都用11.0592M
M是因为在进行通信时,12M频率进行串行通信不容易实现标准的波特率,比如9600,4800,而10592M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,因此在有通信接口的单片机中,一般选10592M。
用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,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,如果用10592Mhz的晶振,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;如果用12Mhz晶振,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。
使用11.0592晶体振动的原因是51单片机定时器引起的。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制作波特率发生器时,若使用11.0592Mhz的晶体振动,则定时器设置的值按公式为整数。如果使用12Mhz晶体振荡器,波特率会偏离。
38400 115200 这些常用的波特率 都能把 11059200 整除,你看是不是? 这样算出的时钟频率比较精确。
采用10592M的晶振,是为了便于计算波特率,计算定时初值,其他的没有什么了。
连接PC涉及到串口通信。10592和波特率有关。答1: 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,与UART(通用异步接收器/发送器)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。
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晶振为什么要用11.0592mhz的详细内容了,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,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,谢谢阅读。